【有機之道】借鏡泰國Green Net,企業性的小農支持組織

2018-06-03_17-39-00一般談到有機及友善農業,大家會思考怎樣的方式,才能有效支持農民在這條路走下去,而政策補助只是一時,如何建立起永續經營模式才是長久之道。
25年前由泰國有機專家Vitoon Ruenglert Panyakul(以下稱Vitoon)所成立的社會企業──Green Net,其成立的主旨,主要是為支持泰國在地的小農及家庭農業(family farm) 。
Green Net,是由綠色網路合作社Green Net Cooperative(GNC)及地球網路基金會Earth Net Foundation(ENF)兩個單位共同運作,基金會主要向這些農民購買有機產品,並讓他們成為合作社的一員,約40%產品在地銷售,60%產品外銷歐洲為主,同步也出口到亞洲國家,例如新加坡、馬來西亞,主要出口產品為有機稻米、椰奶、咖啡、蔬菜、水果、草本茶(如桑椹)、有機棉花、腰果、野生捕捉的海鮮(wild caught)。

去(2017)年12月,Vitoon接受「部落e購」的邀請來台參訪,並到各地原住民農業與農民互動,農傳媒以問答方式專訪書寫,請Vitoon談談他們如何支持泰國的有機農業,以及對臺灣原住民農業的觀察。

Q:Green Net合作的農友,有機驗證以外銷為主,PGS驗證以內銷為主

選擇哪種驗證,主要是看想供應的市場在哪,如果要擴大市場,出口到國外,我們希望農民符合歐盟、USDA(指美國有機認證)或IFOAM(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)的規範,因此必須採用第三方驗證。而在泰國本地賣的有機產品才會用PGS(參與式保障系統,註1)驗證。

與農民嘗試不用雞糞,用植物性資材製作堆肥。

Q:你們到農田裡教導農夫生產有機產品嗎?組織與農民間的關係?

我們並不使用教導(Teach)這個字詞,我們支持並協助(Facilitate and support)農民從事有機農業,再由農民決定他們是否想從事有機農業,這不僅受到對有機知識(技術)了解的影響,主要影響他們是否從事的因素,對市場是否有需求。而我們的工作團隊每週和農民說明有機農業的好處,協助農民調整種植策略,而轉作有機的農民,也可以用較高的價格,將有機產品賣給合作社。

總而言之,使農民轉作有機產品的因素,需要知識+市場價格+推廣組織協助(knowledge+market price+extension support),我們與農民為夥伴關係(partnership),為了永續經營,農民和我們組織都必須獲利,若只有單方獲利,這就不是一個可以永續經營、雙贏的事業。

Q:合作社是屬於農民的嗎?

我們稱為服務型合作社(Service cooperative),農民、消費者均可加入,農民必須要先加入,才可以供應農產品給合作社;消費者不一定要加入才能消費,合作社大部分的資本額來自消費者,農民只需繳納100泰銖(約台幣94元),而消費者要繳交1,000~10,000泰銖(約台幣936~9,355元)。有些農民也會多買一些股份。目前社員有50個消費者,而農民約有1,000人。

Q:你在臺灣跟農民的互動關係良好,請問你是如何教育農民呢?與農民相處的方法?

我們不是去「教育」農民,而是去「協助」他們改變目前的種植方式,你在臺灣看到我跟農民的互動跟在泰國是不一樣的。只有5%的農民願意改變,85%半推半就,10%不想改變,但是改變那5%就夠了。

在泰國,我們會先跟農民聯繫,了解他們是否對有機農業感興趣,並向他們說明採購價錢等資訊,如果有意願的話,則從一位農友的農場,分出一個種植區(Plot),約1/4公頃大小,邀請所有有意願的農民,一起學習如何種植有機作物。例如,如何準備土壤、選擇種子、育苗、蟲害防治、如何收穫等議題,每次訓練半天,一個月訓練一次或兩次,讓農民在實作中學習,所有的訓練課程均為免費。

Green Net嘗試以溝通手法,詢問農民對於有機農業是否感興趣,再透過實際行動,讓農民學習如何種植有機植物。

有時候我們將農地分成兩邊,一邊使用慣行農法耕種,另一邊為有機種植,每個月將種植結果做比較。我們依照現場種植需求來訓練農民,若目前情況不需要蟲害防治,我們就不會向農民討論到這個部分。收成後比較慣行與有機種植方式,農產品的品質與成本。我們稱以上方式為支持性學習(support learning)。

Q:支持性學習如何進行?

不同地區的課程不一定相同。有些農民可以利用自己的部分農地,來生產有機產品,而不用到種植區與其他農民一起學習,但農民必須定期回報種植(實驗)結果,我們稱之為功課(Homework)。

Green Net是以1個工作人員,陪伴15~25位農民進行。一起學習有機的種植區,通常選在各陪伴農民的距離中心處,彼此距離較近。種植區田地的狀況也要跟其他農民田地差不多,成果適用性才會高。

農民們會和提供種植區的農民,一同討論如何分配收成的產品。因此訓練農民的花費成本低,主要花費的是交通費,種植區由農民提供。我們的工作人員事前都要接受訓練,而我的工作主要是訓練員工。我們的工作人員未必是園藝系或是農藝系背景。

透過Green Net的協調與安排,農民們也需實際參與培訓,學習認知有機農業。

Q:訓練沒有專業背景的員工需要花多少時間呢?

有興趣還是最重要的,訓練時間長短決定於學習意願高低。除了我們之外,還有一些組織也在從事類似我們的農民訓練活動。研究員和講者往往無法完整考量農民會遇到的情況,因此他們較不適合訓練農民。

由上所述,可以發現Green Net是以陪伴為核心理念,而非上對下的指導。Vitoon另外提供一個PGS農民技術共學網站,這是由Green Net與農民共同編寫的,供臺灣參考。

註1:PGS為參與式保障系統(Participatory Guarantee Systems),依據IFOAM定義,是一種立足於當地,強調包括生產者和消費者在內的多利益相關方參與,在第三方認證框架之外運作的質量認證措施

Submit a Comment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